
——强化政府领导。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供给和经费支持力度,调整和充实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机制。省中医药管理局已设立的专职机构要承担起“中医药产业综合协调管理”职能,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任务的落实。市、县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,明确负责中药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。——强化部门协同。中药产业是系统性工程,涉及到卫生健康、农业农村、工信、药监以及发展改革、财政、科技等多个部门,单靠综合协调管理部门一家是难以推动发展的,各部门要思考干什么、怎么干、达到什么目标,在工作思路上形成共识,在关键环节上凝聚力量,在实施步骤上相互衔接,切实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参与、相互配合、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。——强化规划引领。省有关部门制定中药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意见,制定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,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、实施步骤、扶持政策等措施。各地区各部门要提前谋划,做好相应的落实工作。——强化科技支撑。中药产业发展要注重科技引领、科技驱动,在行业内形成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重视科研的氛围。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、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,建立多学科、跨部门、全产业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。打通现有的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、中药工程技术(研究中心)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间存在的行业壁垒和利益藩篱,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。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列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,加强科研平台建设,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与成果转化,提升中药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和中药材附加值。——强化大众宣传。在健康陕西和8类健康细胞建设中普及中医药文化科普等防病健体知识,加强典型经验的培育和宣传推广,形成“信中医、爱中医、用中医”的良好氛围和“褒扬先进、典型引路、追赶超越”的发展态势。
|